首頁>正文

                        區(市)縣新經濟發展概況


                        (一)2018年成都區(市)縣新經濟發展對比


                        按照新經濟發展核心區域(天府新區、高新區、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其它中心城區(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雙流、郫都),近郊縣市(簡陽、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金堂、新津、大邑、蒲江)三個層次進行比較分析。

                        從企業數量來看,截至2018年12月,按照“六大形態”行業分類,成都新經濟企業數為39262家,同比增長32.5%。新經濟發展核心區域新經濟企業數最多的是高新區,數量為9823家;增速最快的是天府新區,同比增長84%。其它中心城區內新經濟企業數最多的是雙流區,數量為1112家;增速最快的是青白江區,同比增長65%。近郊區(市)縣新經濟企業數最多的是金堂縣,數量為438家;增速最快的是蒲江縣,同比增長70%。




                        從專利總數看,截至2018年12月,成都新經濟企業專利總數為54560件,同比增長4%。新經濟發展核心區域專利總數最高的是高新區,數量為27255件;增速最快的是武侯區,同比增長16%。其它中心城區專利數最高、增速最快的都是龍泉驛區,數量為3758件、同比增長24%。近郊區(市)縣專利數最高的是都江堰市,數量為1001件;增速最快的是邛崍市,同比增長24%。




                        從高級人才需求量看,截至2018年12月,成都新經濟企業高級人才需求量為28689人,同比增長69%。在成都各區(市)縣中,高級人才需求量最高的是高新區,需求量為13277人;增速最快的是天府新區,同比增長103%。其它中心城區高級人才需求量最高的是雙流區,需求量為2471人;增速最快的是龍泉驛區,同比增長419%。近郊區(市)縣高級人才需求量最高的是彭州市,需求量為385人;增速最快的是蒲江縣,同比增長150%。




                        (二)2018年成都區(市)縣新經濟發展概述


                        高新區:2018年成都高新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77.8億元,增長9.6%。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進一步健全完善。全年共簽約招引重大項目13個,總投資約1100億元,123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累計實現產值3000.5億元,同比增長20.41%。生物產業提質提速,全年生物產業規模突破400億元,在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升至第6位。新經濟發展活力涌現,全年共引進新經濟項目30個。做實產業功能區, 推動89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固定投資超100億元。獨角獸企業實現零的突破,培育出新潮傳媒、醫聯、壹玖壹玖等3家獨角獸企業。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與高校和央企省企簽訂合作協議34項。新認定公共技術平臺14家,累計認定達92家。新增政府孵化載體71萬平方米,孵化載體總面積達到430萬平方米。優化要素資源配置,引進主導產業急需緊缺人才4000余名。依托盈創動力打造投融資服務平臺,累計提供債權融資超過481億元、股權融資超過76億元,3家企業實現上市。


                        青羊區:2018年青羊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31億元、增長7%。全年實施 239 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7.6億元,實施產業化項目17個,完成投資51.7億元。新簽約引進瑞康藥業西南總部等重大項目26個,主導產業占比達80%以上,進駐青羊區的境內外世界500強已達 88 家。預計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0 : 16.5 : 83.5,主導產業提質增量,以總部經濟為引領的三大主導產業預計實現增加值678.6 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達60%。引進基準方中中國總部、天億大健康等總部項目17個,15家總部企業被認定為成都市第一批總部企業、居五城區第一。新經濟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新增新經濟企業2700家,納入市新經濟梯度培育庫企業60 家;其中準獨角獸企業14家,6家企業入選全市新經濟企業“雙百工程”。


                        金牛區:2018年金牛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96.9億元、同比增長7.8%。主導產業更加聚焦,軌道交通主營業務收入達800億元,電子信息主營業務收入達170億元,旅游總收入達268億元,文創產業增加值達92.58億元。出臺《關于加快推動金牛區新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成功引進人人車、ETCP等行業龍頭企業, 新增新經濟企業3500家,騰盾科技入選全市新經濟“雙百工程”企業。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提升到26.3件。技術交易合同總額突破700億元、增長600%以上。新簽約引進中國交建、時空電動等重大項目30個,新增“六類”500強企業15家、總部型企業11家,實際到位內資346.9億元,利用外資實際到位約9.2億美元。


                        錦江區:2018年錦江區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34.77億元,增長7.2%。實現高新技術產值357億元,同比增長9.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6件;規上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占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比重達45.7%。升級類消費占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比重達28.3%。新引進世界500強2家、總數達133家。新經濟發展取得突破,線上、線下注冊引進企業1.6萬余家,大力實施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培育四川普瑞照明等準獨角獸企業4家,成都紫極偉業科技等獨角獸種子企業14家,簽約引進哈羅出行等新經濟龍頭企業4家。


                        成華區:2018年成華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48.9億元、同比增長8.5%。三大市級產業功能區和三個區級產業集聚區建設取得新進展。龍潭新經濟區緊扣主導產業簽約引進極客公園、星辰瀑布等上下游關聯企業281家。東客站樞紐經濟區初步形成“高鐵+大健康”融合發展局面。東郊文化創意區初步形成以完美世界、今日頭條、紫光影業等項目為支撐的文創產業生態圈。建設路金融商務總部發展區簽約引進中石油天然氣西南銷售總部、首控西南教育總部等16個重大產業項目,中石油四川管理局等7家企業入選全市首批總部企業名單,環媒股份躋身成都新經濟百強企業。新北天地商貿旅游發展區成功簽約蘇寧慧谷、天府國際動漫城等文商旅城融合項目,新投運青龍廣場等52萬平方米商業載體。引進全國全省“千人計劃”專家9名、“蓉漂計劃”專家5名、頂尖創新創業團隊1個,落戶“蓉漂”青年人才3萬人。


                        武侯區:2018年武侯區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91.37億元,同比增長7.6%。完成三大產業功能區總體規劃,225個產業功能區項目加快建設。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459億元,占GDP比重42%。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283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達480家,市級以上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達50余家;新增市場主體2萬余戶。引入自如科技等知名獨角獸企業,新增新經濟種子企業58家,準獨角獸企業8家。累計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8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14人、團隊3個,成都“蓉漂計劃”專家18人、團隊2個;建成5 個新型人才工作站,引進各類青年人才2.3萬余名。


                        彭州市:2018年彭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1.6億元。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剔除四川石化因素后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9%,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7戶,高技術制造業投資較2017年翻了一番,全年實現綠色化工產值437億元。工業開發區新引進現代中藥高科技產業化基地等項目15個、總投資120億元,全年醫藥制造產業實現產值50億元。航空動力產業園新引進高端制造項目11個、總投資近30億元,全年實現軍民融合產值32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0億元,新增成都市級以上創新平臺5家、科技型企業24家、具有新經濟屬性企業300戶,新引進以“國家千人計劃”為代表的創新創業人才133名。


                        都江堰市:2018年都江堰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4.8億元、增長7.7%。全年新引進重大項目34個,總投資788億元,文旅項目達29個,北京復華等3個項目投資均超100億元。落實“人才新政”,引進本科以上人才2353人,引進培育副高職稱以上專家220名、成都市級以上專家28名。


                        郫都區:2018年郫都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0.2億元,增長7.8%。雙創成效初步顯現,紅光百維等3條雙創特色街區加快建設,雙創載體空間達到120余萬平方米,聚集孵化器68個、新興產業項目2213個、高新技術企業92家、創客4萬余人、高層次人才59名,舉辦全球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200余場。新經濟加快聚集,多元化創新孵化體系初步形成,建立新經濟成果定期發布機制,構建新經濟成果展示交易市場,引進曠視科技、拓米國際等龍頭項目27家,培育潛力獨角獸企業31家,聚集優信智慧云金融數據研發中心等一批新經濟項目,老肯醫療入選成都市新經濟“雙百工程”,新經濟產業產值增幅達18%。


                        青白江區:2018年青白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5億元,同比增長10.5%。出臺產業扶持政策9個,新增市場主體13272戶。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引進正西機器人研發制造基地等34個項目,巨石高性能玻纖先進制造基地等22個項目開工建設,華鼎國聯動力電池等14個項目加快推進,新能源液態金屬材料等16個項目竣工投產。成都建工等2家企業獲批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江河幕墻等13家企業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1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F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引進盒馬鮮生等16個項目,蘇寧云商等20 個項目開工建設,豐樹等5個項目加快推進,銀犁二期等17個項目竣工投產。


                        新都區:2018年新都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99.2億元,增長8.9%。先進制造業集聚發展,實現工業增加值435.2億元,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工業園區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綠色園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高標準完成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功能區規劃編制。軌道交通產業園布局成型,今創、中車電機等8個項目建成投產,尚源軌道等6個項目加快建設。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園高端起步。標準化廠房開工57萬平方米,竣工11.6萬平方米。新經濟培育初具成效,制定了《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實施辦法》,備案入庫企業101家,傳化公路港入選“2018年度成都市新經濟百家重點培育企業”。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數達21件,備案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2家,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71億元。


                        金堂縣:2018年金堂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大關,達到424.1億元。促進工業項目25個竣工、50個開工,新建成標準化廠房13.15萬平方米。完成工業投資132.2億元、技改投資132.5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2%。與12所知名高校開展校院企地合作,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2家。


                        龍泉驛區:2018年龍泉驛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2.8億元、同比增長6.8%。全年新增院士(創新) 工作站1家、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2家、創新示范中心2家,完成規工研發投入8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95億元、增長6.5%。各類人才加速匯集。引培國家省市人才計劃專家15人、技能人才3300人。實施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計劃,秦川物聯網入選成都新經濟“雙百工程”。新增新經濟市場主體130家,實現產值199億元、增長21%。出臺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意見,吉利高原、亨通光通信等7家企業入選省市民營企業百強榜單,新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3800家,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520億元、增長6.5%。


                        簡陽市:2018年簡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3.8億元、增長8.3%。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戶,全年R&D投入達到1.5億元,新增有效發明專利162件,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00億元。新增各類市場主體8507戶、增長21.3%。強化人才支撐,深入實施“蓉漂”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133名,培育技能人才631名。


                        雙流區:2018年雙流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9億元、增長8.4%。實施市場主體“十萬大軍”培育計劃,新增市場主體1.5萬家、注冊資本503億元。加強稅收綜合服務,新增納稅主體9250家、貢獻稅收4.5億元。新經濟動能提升。培育準獨角獸企業3家、種子企業15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2家,新經濟重點企業310家。創新活力持續釋放。實現高新技術產值874億元、增長9.9%,軍民融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80億元、增長20%,引進國家、省“千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39名。


                        新津縣:2018年新津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7億元,增長10.3%。新增市級以上創新平臺7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9件,推動32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技改項目152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2.78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40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66億元,9家企業入選成都新經濟“種子企業”“準獨角獸企業”培育庫。


                        溫江區:2018年溫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7億元,增長8.6%。建立新經濟政策體系,孵化形成川大新藥研發中心、石墨烯產研院、中醫大健康谷等新經濟場景,新增新經濟企業544家,34家企業入選了全市新經濟梯度培育企業庫。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61億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每萬人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7.5件。


                        崇州市:2018年崇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0.0億元,增長10.6%。校院企地協同創新走廊合作范圍拓展至22家,落地高可信基礎軟件實驗室等12個合作項目。引進221名高層次人才。專利申請總量達3628件,有效發明擁有量達2.4件/萬人??萍汲晒D化服務機構增至6家,技術合同登記交易額同比增長12%。鄉村發展設計院、川西林盤培訓學院功能不斷提升,吸引旅法設計師等100余名創意人才入駐;省內首家中央美院傳統工藝工作站落戶崇州,促成中國音協參與街子音樂小鎮建設。創新創業載體增至7家,面積達44萬平方米。


                        大邑縣:2018年大邑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0.12億元、增長10.2%。新簽約引進東部新區產業新城、維騰大數據、瀘州老窖等12個重大項目,完成工業投資113.3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6%。新增各類市場主體5248戶,其中新經濟企業數達133戶。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累計建成創新創業載體14個、市級各類企業創新平臺45個,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4個。鞏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創建成果,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9件。


                        邛崍市:2018年邛崍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98.68億元,同比增長10.8%。完成工業投資133.62億元,同口徑增長14.4%,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5%,新增新經濟企業419家,增長66.1%,川力智能公司被納入2018年成都市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計劃“雙百工程”,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15家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高新技術產業(規上工業)實現產值54.2億元、同比增長35.9%。


                        国产爽死你个荡货H粗暴视频_色99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_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_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欧美黑人粗暴多交高潮水最多 蜜芽久久人人超碰爱香蕉 4399国语看片免费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亚洲GV永久无码天堂网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