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產業聚集效應顯現
成都經濟從2014年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到2018年邁上了1.5萬億門檻,離不開專注和集中發展帶來的促進。2018年成都電子信息產業預計實現總產值7000億元,新型顯示、軟件、信息安全等領域躋身全國前列。2019年成都將力爭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超過8000億元、裝備制造產業規模超過7000億元【13】。
(一)成都新經濟產業群落逐漸聚集
成都新經濟的崛起,充分利用了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抓住了全球產業轉移機遇,借助了成都國際化勢能,依托了成都包容創新的文化,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早在2003年,英特爾積極響應中國政府“西部大開發”戰略,宣布投資建設成都芯片封裝測試廠,是最早在成都乃至西部進行大規模投資的跨國公司之一。帶來了巨大的輻射效應。2010年,成都抓住西部大開發十周年時機推動新經濟起步,當年英特爾成都工廠舉行儀式,慶祝第4.8億顆芯片下線;戴爾落戶成都,要帶動合作伙伴進入四川??
富士康、戴爾、仁寶、聯想、德州儀器、緯創等一大批全球電腦生產制造商及研發巨擘相繼布局成都,帶動了當地產業銷售。
2018年,成都高新區主要工業企業富士康、英特爾、戴爾、京東方等產出水平和稅收貢獻都處于歷史最高水平?!端拇ㄊ⊥馍掏顿Y企業發展報告(2018年)》表明,銷售百強、就業百強第一名均為鴻富錦精密電子(成都)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支付寶、騰訊、今日頭條、美團點評、京東、滴滴出行、愛奇藝、喜馬拉雅、科大訊飛、曠視等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人工智能公司紛紛布局成都,設立研發中心、開設分公司等。
例如,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自2006年入駐成都后,便將成都定位為集團戰略投資布局的核心城市和西南中心,不斷引入和研發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螞蟻金服成都分公司已成為除杭州外最大的研發中心,2018年發展到1200多人,其中50%是技術崗位,涵蓋CTO線、支付寶國內事業群、國際事業群、大安全、反洗錢、AI智能運營、金融核心等技術團隊,未來希望重點從6個維度來助力城市升級,包括城市大腦、新零售、信用城市、物流生態、數據化治理的公共服務、金融科技。
騰訊成都分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從最初的客服業務團隊,逐步拓展到游戲研發、云計算、大數據、軟件開發、區域媒體業務、客服、信息安全等,涉及游戲、智慧零售、大數據、數據庫、AI、安全、管理等多個領域,各個事業群都在成都分公司設立了產品技術部門,互聯網產業布局全面。全方面的業務發展體系使騰訊成都分公司不斷在各領域取得突破,人員規模也從最初300人增長到超過3000人。
可以說,通過對新經濟發展土壤的培養,本土新經濟企業在崛起;基于區域成本、物流半徑、研發人才、西南市場等種種考慮,外來新經濟企業在積極投資布局,成都新經濟產業群落逐漸聚集。
比如,以英特爾、富士康、戴爾、聯想為代表的IT制造群落,以螞蟻金服、騰訊、曠視科技、字節跳動為代表的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研發群落,以小米、盒馬鮮生、蘇寧、京東等為代表的新零售群落,以Tap4fun、天象互動、哆可夢科技、天上友嘉等為代表的數字文創群落等等。這些頭部企業,往往以點帶面,處于產業聚集的核心。
(二)產業園區布局深遠
基于成都在過去數十年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產業布局,2017年7月,成都發布《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全市基本構建了以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為核心的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產業生態圈、生活服務圈、創新業態圈、企業協作圈,實現三次產業良性互動、融合發展,形成城市功能、城市空間與產業體系協調互哺的發展新格局。到2022年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城市、國家服務業核心城市、國家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城市。
為實現此目標,成都提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十字方針”,并據此重構產業布局,以推動產業差異化布局和集群化發展,增強產業集聚力、輻射力和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以南拓為例,重點體現了成都在新經濟產業化上的布局,要積極培育高新技術服務業和新經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加速發展數字經濟、生命經濟、分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經濟,強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會展博覽等城市功能。
截至2018年9月,成都各產業功能區新引進了一批與主導產業關聯度高的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包括先進制造業項目159個、現代服務業項目162個、都市現代農業項目13個,總投資6554.3億元,進一步提升了產業功能區的產業集聚度和核心競爭力【14】。
成都的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是以宜業宜居為目標塑造城市新形態,將真正在功能上實現產城一體,成為空間結構協調、產業活力強勁、城市品質高端、服務功能完備、市民安居樂業的現代產業新城、特色街區、特色小鎮。這將成為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的重要載體和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2019年,成都將深入實施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聚焦“5+5+1”重點產業發展領域,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圈、培育創新生態鏈、打造產業功能區,推動形成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新經濟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在現代經濟體系構建方面,實施四大工程、64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7314.9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71.14億元。
實施先進制造業能級提升工程。以紫光芯城、中德智能網聯汽車、京東方健康產業園、云南城投超硅等251個重點項目為引領,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現代服務業質量提升工程。加快實施天府錦城、天府中心、蓉歐之心、一汽紅旗小鎮等304個重點項目,推動建設創新要素集聚、輻射帶動明顯的消費中心。
實施新經濟產業體系構建工程。加快實施鹿溪智谷、獨角獸島、云錦天府、商湯未來創新中心等57個重點項目,全力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
實施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工程。以鄉村綠道及川西林盤修復、都江堰精華灌區等31個重點項目為引領,提升“天府源”品牌影響力,引領培育都市現代農業生態鏈生態圈。
注釋:
【13】新華網,《以實力挑起“主干”之責,1.5萬億背后的“成都力量”》,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9-01/25/c_1124039901.htm,2019年1月
【14】四川日報,《成都66個產業功能區曬一年成績單,新引進334個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81024/202698.shtml,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