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創業者看好成都競爭力
成都是全國最適合發展新經濟的城市之一,具有發展城市新經濟的區位條件、創新資源、產業基礎和政策環境。
新經濟領域的成都創業者,對成都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競爭力有著很多感受。
(一)生活氛圍有助于留住人才
在數聯銘品執行總經理尹康看來,成都的生活氛圍非常好,全國沒幾個城市能比得上,這里能夠安居樂業,讓人才匯集。成都人才質量和成本,就算和東部地區比較,其性價比也較高。此外成都基礎設施也走在前面,人才和資源承載力都很不錯。
俠客島里創始人王宏波是一位老資格蓉漂,早在1999年就曾來到成都做項目。對比今昔,成都快速發展,生活成本低,非常有包容性。最明顯表現就在于吸引年輕人扎根。王宏波原先所在公司不少同事從北京
派駐成都工作,生活工作一段時間后就不回去了。因為年輕人在北京買房子不容易,在成都買了房,又談了男女朋友,索性就留在成都了。公司在其他城市派駐人員,就少有這種現象。
點亮伯恩資本創始合伙人褚浩認為,成都是一個安逸的城市,創業氛圍沒有北上深來得緊張,但大部分人還是愿意做得更好,不靠譜的人在市場中會被大浪淘沙。像天府軟件園周邊的創業工作進取氛圍,會讓后來的人慢慢融進去,越來越靠譜。
(二)成都創業起步相對容易
跳吧廣場舞創始人左鵬認為,成都是有幸福感的城市,所以公司能留下人,尤其對于文創公司來說,人才需要有很好的環境,成都具備這樣的氣質。
在北京和上海工作,雖然創業氛圍不錯,但要從0到1這一步很困難,從1到100可能輕松一點。成都從0到1,相對還是比較容易一些。近年成都引進的資源越來越多了,比如融資這件事,就打破了地域概念,就算在成都也可以跟北京和上海的資方溝通,所以成都從資源的搜集上,不亞于北京、上海。
(三)地域并不是限制
成都已成為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的全功能研發中心,螞蟻金服現在把成都研發團隊作為榜樣,去激勵上海、深圳的研發團隊。
螞蟻金服國際事業群全球支付技術部高級技術專家汪凡認為,成都適合生活,美食多,相對薪資來說成都房價更合理,更重要的是工作和家庭可以平衡,可以綜合照顧到家庭。
對于成都的機會,汪凡認為,可以結合互聯網去中心化的趨勢,其實地域并不是限制,關鍵自身要突破心態和思考,成都機會很多,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回流。
(四)企業對口服務有抓手
洪泰智造副總裁李強強感嘆,成都把新經濟擺在重要的位置,意義重大。創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帶來了創新的產業服務。像洪泰智造這類提供智能產品小批量生產線和孵化服務的機構,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創業公司,又和眾創空間、純投資機構都不太一樣,還區別于小型電子廠,有事要匯報的時候,感覺找雙創、科技、商務的對應政府部門似乎都不太對口。成都市新經濟委成立后,洪泰智造這類具有多種復合形態的新經濟企業就明白怎么歸類了,知道有事該找誰了。
(五)呼喚更多的成都產業龍頭
談到成都的創業環境,新潮傳媒創始人張繼學認為,“老”經濟是封閉運營的經濟體,它的成功對當地除了帶來稅收貢獻之外,對生態的貢獻是很小的。而新經濟體是一個共享思維、平臺性思維,人才、資金、技術都是流動的,并能根據這個生態“長出”很多小企業。一個騰訊繁榮了深圳,一個阿里巴巴撐起了杭州。騰訊、阿里巴巴的成功,帶動生長出了無數個騰訊系、阿里系企業,整個城市的經濟就有了生命力。成都恰恰需要更多這樣的頭部企業來帶動。
23魔方創始人周坤也認為,成都各方面基礎都很不錯,一直覺得成都完全有機會跟杭州競爭,但成都跟杭州的差距,從企業的層面來看,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缺少產業龍頭。
這也正是成都要在六大新經濟形態中尋找并培養自己的獨角獸企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