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創意經濟
(一)國際趨勢
創意經濟兼具商業和文化雙重價值,近年來結合新技術不斷催生新的經濟機會??傊?,在全球范圍內,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增長點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新動力。
創意經濟比大多數行業更具經濟適應彈性。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19年1月發布的《創意經濟展望:創意產業國際貿易趨勢》研究報告,通過研究130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意經濟概況,指出盡管全球貿易增長放緩,但創意經濟逆勢而上。全球創意產品及貿易正在擴大,平均出口增長率超過7%【42】。
上述報告顯示,亞洲創意產品出口額超過了全球其他地區,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創意產品出口總額達到2280億美元,幾乎是歐洲的2倍。由于出口強勁,中國創意產品貿易順差高達1540億美元,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創意產品及服務出口國和進口國,成為了推動全球創意經濟繁榮的主要力量。
在全球范圍內,文化創意產業主要集中在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美地區,以英國為核心的歐洲地區,以及以中國、日本、韓國為核心的亞洲地區。
根據聯合國公教科文組織、國際作家和作曲家聯合會(CISAC)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Y)所做的調查,2016年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高達2.25萬億美元,其中美國約占43%,歐洲約占34%,日本約占10%,韓國約占5%。
以美國文化創意產業(版權產業)為例,典型行業有影視業、藝術博物館、表演業、媒體行業、音像唱片業等。而將科技應用于文化創意業,極大提升了美國的文化軟實力,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娛樂形式之一是互動娛樂。根據ESA和NDP的報告,美國電子游戲產業收入在2018年創記錄達到434億美元,相比2017年上漲了18%。游戲主機、PC和移動平臺都出現了顯著增長,流媒體服務市場飛速發展。
日韓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都很重視,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動漫制作和輸出國,在全球播放的動漫作品60%來自于日本。日本游戲產業幾乎占有全世界50%以上的市場;電子游戲、韓劇、電影以及“愛豆文化”是韓國主要的文化創意產品。2018年,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宣布將投入5000億韓元(約30.6億人民幣)扶持文化內容產業,直到2022年會將重心放在文化內容產業人才、資源和基建上。
(二)國內環境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但資源也相對豐富,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的潛力巨大。
從頂層規劃看,“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首次將與文化產業結合緊密的數字創意產業納入規劃,數字創意產業成為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制造、綠色低碳產業并列的五大新支柱產業。
近年來,中國也相繼出臺了產業融合、文化金融合作、旅游業發展、電影發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等系列支持政策,有力推動全國文化產業發展。
從各地動作看,上海在2017年提出“文創五十條”后【43】,2018年連續發布4個實施辦法,涉及動漫游戲產業、網絡視聽產業、演藝產業、藝術品產業;北京市在2018年8月出臺《關于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強調要構建由數字創意和內容版權“兩大主攻方向”和“九大重點領域環節”組成的文創“高精尖”內容體系;杭州2018年9月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創意中心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造全球數字內容產業中心”的目標,目標到2022年數字內容產業增加值超3000億元。
從國內互聯網平臺生態企業的舉措看,2018年4月騰訊提出,“新文創”是在“泛娛樂”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創意經濟趨勢表現為從泛娛樂到更加注重主流價值觀的文化內容生產趨勢,在IP的表現形式上更注重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44】。
新技術已為文化產業帶來了諸多變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2017年,我國經歷了文創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文創產業增加值增長了66.09%,而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新文創產業營收增長最快,僅2017年增速即達34.6%。
隨著VR/AR、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興起,以及在2019-2020年迎來的5G推廣,新文創產業引領的創意經濟將迎來強勁變革。
(三)成都發展概述
成都傳承著燦爛輝煌的巴蜀文脈,年輕活力與悠久文化碰撞,有著尤其適合孕育創意經濟的文化基因。
1、政策支撐力度大
從政策體系看,成都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創意經濟的政策,涵蓋產業引進、人才引進、資金扶持等各個方面。
2017年,成都發布了《成都市產業發展白皮書》,其中提到要將成都建設成為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創中心城市;2018年2月23日,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建設西部文創中心行動計劃(2017—2022年)》和《成都市促進西部文創中心建設若干政策》,提出5年基本建成西部文創中心,到2022年,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超過2600億元。此外,成都計劃探索文創金融結合新方式,搭建文創金融平臺,設立規模100億元的市級文創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這在全國是首例。
同年6月,《成都市關于推進創意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成都將培育創意類獨角獸企業2家,創意類瞪羚企業10家以上,以文創為核心的創意產業增加值超過2600億元,GDP占比約12%,將成都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西部文創中心。
目前,成都把三城三都(世界文創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的建設,作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時代表達和工作重點。
比如,在文創名城建設上,成都提出了力爭實現文創產業的增加值超過1350億元的要求,啟動一批城市地標性文化設施建設?!疤旄G道”、“夜游錦江”正在探索植入更多功能和應用場景。
2、成都創意經濟特點突出
第一,市場空間巨大。
2017年,成都GDP達到13859億元,居民文化消費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5.0%以上;預計到2020年, 居民文化消費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14.0%以上【45】;到2020年,居民文化消費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將達到20.0%以上。對于創意經濟從業者來說,這是一個年近3000億元消費規模的市場,有著巨大機遇。
第二,文創活力明顯。
2018年7月,全國首個新文創領域城市排行——《中國城市新文創活力排行》發布,成都在100多個城市樣本中排名第一;同年11月,今日頭條發布《2018成都文創指數》,在各大城市文創關注度方面,成都以28.94%的增速穩居全國第一;成都創意設計周,在全國各大設計周關注度上穩居全國第三,緊隨北京、上海;抖音在2018年發布數據,成都是抖音上最受關注的三座城市之一,成都在今日頭條和百度的搜索指數,都名列前茅??
第三,文創人才豐富。
成都高校正在培養的新文創相關人才數量近7萬人。設置有與新文創相關專業的專業院校有四川音樂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傳媒學院、川音成都美術學院、成都體育學院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其他高校也都設置有相關專業。國內集齊各類文創專業院校的城市,除了北京,只有成都。
四川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負責人認為,在創意經濟中,人才一定是核心因素。成都的文創人才非常富集,梯度也很豐滿。
第四,女性創業活躍。
2018年5月發布的《成都市女性創業藍皮書(2017版)》顯示,成都女性創客滲透率(女性創業者占女性總人口)排名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
截至2017年12月底,成都共有市場主體192.9萬戶,其中由女性擔任法人代表的市場主體有19.98萬戶,由女性擔任股東的市場主體80.35萬戶,占比約為41.65%【46】。
成都女性創業者主流介于24至30歲間,成都文創的主要關注者是女性,主要從業者也是女性。在成都女性創業項目中,文創、文旅、農創等產業特色明顯,24至28歲年齡區間的“90后”女性,已經逐漸成為文創產業創業的主力軍。
3、成都創意經濟領域優勢
成都在數字娛樂、影視動漫制作、新媒體、文化綜合體驗場所、音樂等眾多領域,都呈現出自身的特點和優勢。
第一,數字娛樂在全國頗具地位。
完美世界教育研究院和伽馬數據發布的《2018年游戲產業發展及人才需求特征分析報告》稱,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的人才需求量占國內整體需求半數以上,成都游戲人才需求超過深圳位居第四。這主要受到成都發展環境的影響,騰訊游戲和完美世界等一線游戲企業紛紛布局于成都,地方政策也給了當地游戲產業極大支持。
2019年1月,成都市與騰訊啟動數字文創城市共生計劃,推動成都新型數字文化建設,共謀打造中國數字文創第一城。成都誕生了以《王者榮耀》為首的現象級手游,《王者榮耀》2018年力推成都主題皮膚,結合了熊貓、川劇變臉等文化元素;騰訊動漫頭部作品《一人之下》的團隊,探討將女主角融入到成都,通過QQ-AR等技術讓游客跟著她游歷成都大街小巷。騰訊希望能充分釋放王者榮耀的生態能力,幫助成都數字文創發展,并協助成都孵化培育優秀的文創人才。
成都與北京、廣州并稱為中國電競發源地,早在2009年就作為中國首個承辦“世界電子競技大賽”世界總決賽的城市,2018全國電子競技公開賽(NESO)、2018國際女子電子競技錦標賽(WEC)等賽事均落地成都。電競及上下游產業在成都發展勢頭迅猛,專門的電競館超過70家。四川省21個市州已經有17個市州成立了電競協會,數所高校開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并開始招生。
第二,文化綜合體驗場所繁多。
以書店為例,言幾又、方所、文軒BOOKS、鐘書閣、三聯韜奮書店等,在成都創造了不同業態體驗。作為書店“新物種”,言幾又將單一的傳統書店升級為生活美學綜合性的文化消費平臺,將手工、微盆栽、理發店、輕食、進口超市等業態鏈接進書店空間,以“設計與創新”為核心理念,用更多創意語言搭建出復合式文化空間。言幾又在全國快速布局發展,截至2018年已在十幾座城市開設了59家直營連鎖實體店。2018年12 月,言幾又獲B+輪過億人民幣,洪泰基金領投,頭頭是道基金跟投。新文創、新零售、消費升級,這些要素的結合正在打造新型商業。
第三,文化體驗、現代旅游、創意設計交融。
比如,域上和美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策劃出品了藏文化大型史詩劇《文成公主》,并以演出劇為核心,投資開發了慈覺林藏院風情街商業配套設施,以及二期西藏非物質文化產業園,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務。其中,《文成公主》在2018年演出及旅游配套共計接待游客50萬人次,票房收入150480.86萬元,加上旅游配套等,總收入近2億元?!坝蛏仙睢毕盗形膭撈放埔蜒苌?000多種藝術商品。
第四,音樂領域尤其是數字音樂發展迅速。
2018年成都音樂產業新引進音樂企業103家,重點項目39個,全年音樂產業產值達397.86億元,同比增長21.69%。2016年—2018年,依托市級文產資金(音樂產業)累計扶持音樂產業項目100余個【47】。目前,咪咕音樂、太合音樂、酷狗音樂、香港藝能、愛奇藝、完美世界等一批知名企業在蓉聚集發展。
(四)部分重點產業
1、游戲產業
成都是中國游戲產業重鎮,被譽為中國“手游第四城”。
2018年,成都游戲企業增速位列全國第一,研發占比全國第一,營收207.3億元。而成都市主要互聯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37.4億元,游戲行業就占半壁江山。
在游戲產業鏈中,成都以游戲研發為核心的產業鏈基本格局形成,伽馬數據在2018年4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70.4%的成都游戲公司為研發企業。游戲發行、渠道、服務配套等相關企業也不斷聚集,產業鏈協同效應日漸提升。
2、音樂產業
2016年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意見》發布,多舉措打造從音樂創作、音樂市場到音樂衍生品開發、城市音樂產業發展空間的一整套成熟的現代音樂產業鏈。
當下,成都正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明確提出打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其中包括“音樂之都”,出臺《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對音樂企業、音樂人才、原創音樂、音樂演出、版權交易等給予支持。
2018年,成都新引進了音樂企業103家,重點項目39個,全年音樂產業產值達397.86億元,同比增長21.69%,音樂產業發展迅速。
注釋:
【42】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組織,《創意經濟展望與國家概況:創意產業國際貿易趨勢》,2019年1月
【43】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2017年12月
【44】人民日報,《泛娛樂升級新文創,騰訊UP2018 新文創生態大會在京舉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8819530057118174&wfr=spider&for=pc,2018年4月
【45】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成都發布<建設西部文創中心行動計劃(2017-2002年)>》,http://www.ce.cn/culture/gd/201802/26/t20180226_28249334.shtml,2018年2月
【46】成都市婦女聯合會,《成都市女性創業藍皮書(2017版)》,2018年5月
【47】人民網,《深化交流合作,積極助推成都“音樂之都”建設》,http://sc.people.com.cn/n2/2019/0107/c379471-32497639.html,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