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硬科技企業構筑護城河
硬科技是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才能形成的原創技術,具有高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難以被復制和模仿。硬科技的基礎組成部分,如芯片、新材料等領域,需要投入難以估量的資源才能搶占先機。成都新經濟企業深知其重要性,積極參與構筑硬科技底層實力。
電子信息產業上游的集成電路,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且關乎國計民生,是成都發展新經濟的一大重點。在這一領域中,成都有一定基礎,擁有不少優秀項目,如銳成芯微、精位科技等。而在作為硬科技基礎的材料科學中,成都也有像易態科技這樣產品被列入《國家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的優秀項目。
銳成芯微
成都銳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總部設于成都高新區,在美國硅谷、中國臺灣新竹、日本、上海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分支機構,是中國規模領先、產品線完整的超低功耗物聯網模擬IP供應商。
銳成芯微創始人向建軍擁有二十多年集成電路設計經驗,創業之初就瞄準了低功耗IP設計方向:“八年前講低功耗的故事,在很多人聽來就像個笑話。研發芯片IP耗資巨大,甚至有人建議我馬上關掉公司,說這樣至少可以保住半套房子?!?
2016年,銳成芯微在沒有政府協助和資本支持的情況下,整合了美國嵌入式存儲器IP供應商Chip Memory Technology(CMT),擁有了在CMOS邏輯工藝上的嵌入式存儲器技術,實現國內唯一擁有該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同時也是全球唯一在邏輯工藝實現汽車電子最高等級Grade0標準的嵌入式存儲器。公司手握在物聯網市場潛力巨大的低功耗和存儲器量大領域的IP技術,旗下的集成電路孵化器芯空間,更是孵化出了在2018年1 月獲得千萬投資、估值過億的芯片設計公司。2017年開始,公司做成開放式平臺,幫助四家成都芯片公司成功將其IP推薦給國內和國際知名芯片企業。毋庸置疑,銳成芯微已經成為了助推成都本土芯片設計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銳成芯微現有員工近百人,70%以上為研發人員,碩士及以上學歷約占40%,其中博士4人。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銳成芯微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IP達400多個,已經申報170多項專利,其中包含3項PCT、14件涉外專利、94項發明專利和60項實用新型專利。
在向建軍這位過來人看來,集成電路創業很困難,需要具備一系列前提條件。首先這一領域的創業者要具備相關背景,要有做芯片的技術與能力;第二,靠譜團隊不可少,芯片研發周期比較長,團隊還要能長期支持創業者;第三,集成電路開發很燒錢,一系列的設計工具、測試環境,還有IP,都要花大價錢購買。
“銳成芯微有EDA工具、有服務器、有完備的測試設備、有豐富IP和完整的產業資源,有想創業做集成電路的創業者,給別人用一下又有什么關系呢?”向建軍表示,“我創業的時候,得到了很多人的無私支持,作為過來人,也應該支持別人創業?!边@是銳成芯微建立集成電路孵化器的第一個出發點。
另一個出發點,則是給朋友幫忙。彼時成都的富士通芯片團隊被裁撤,向建軍與該團隊充分交流,于是建議他們干脆創業,銳成芯微來提供支持。銳成芯微的集成電路孵化器芯空間,可以說最開始專為這樣的團隊量身打造。
經過數年發展,銳成芯微的集成電路孵化器規模不斷擴大,高峰時在孵團隊達十余家公司,而最初入孵的原富士通芯片團隊成立了成都蓉芯微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低功耗MCU及電源芯片產品的研發,推出了當時業界功耗最低7nA的MCU。2018年初,蓉芯微獲得了上千萬元的A輪投資,并成為芯空間第一家出孵企業。
易態科技
材料是工業當中基礎的基礎,很多技術的進步都是基于材料的進步,成都易態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成立的時候,正是從原創的新材料技術做起,其原創的“金屬間化合物膜材料”,被列入《國家十三五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中的國家重點推廣應用的新型節能環保材料,可用于大氣污染綜合治理、PM2.5空氣治理以及工藝性液體清潔生產等,以領先節能環保材料實現藍天碧水。
易態董事長高麟擁有多年新材料領域經驗,曾擔任上市企業總裁。他接觸到一種新的金屬間化合物膜材料,發現這種經過粉末冶金形成的新材料兼具金屬與陶瓷的性能優勢,內部密布納米級別的孔洞,特別適合做過濾應用。
經過數年研發,易態成功推出剛性膜產品。此后易態開始承擔科技部等各部委相關科研課題,制定了十余項國家行業標準,多項技術進入國家部委先進技術推薦目錄,其中易態原創研發的“超低排放用金屬間化合物多孔膜材料”,被列入工信部、科技部兩部委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7年版)》。
高麟表示,當時選擇把這項材料技術由長沙帶往成都孵化,看中的是成都數千年來創新文化底蘊與支持創新的氛圍。因為新材料的研發到應用耗時很長,把一小塊膜材料開發成可應用于工業極端苛刻環境的過濾元件,易態就花了6到7年時間。積累了第一款剛性膜產品開發經驗,隨后的產品迭代速度會越來越快,但如果沒有成都的創新文化,和支持科研人員沉得下心來做研究的政策氛圍,產品是很難研發成功的,也就沒有后來的易態。
易態推出的剛性膜、柔性膜產品,可廣泛用于工業前端的廢氣、廢液處理,尤其解決了高溫高腐蝕環境中污染物的處理問題,通過先進的膜過濾材料,將環保技術作為企業本身的生產環節,從源頭的治理、過程的解決、工藝流程的改變來防治污染,同時為制造業企業賦能增效,變末端治理為全過程防,變耗費治理為增效防治,實現環保增值,且效果與末端治理的產品相比更好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高麟指出,綠色經濟賦能其它產業,不僅要解決企業的環保問題,更要能讓其他產業提高效率,從耗費治理轉變為增效治理,才能夠被其他產業所接受,也才能在橫向鋪開的過程中快速推進。
隨著工藝改進和應用場景探索,易態又推出了一系列新材料產品,其中紙型金屬間化合物膜產品可有效過濾PM2.5,解決民用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目前易態已與數家新風系統制造廠商達成合作,興建廠房以提高紙型金屬間化合物膜產量。
材料有了,然后就需要找到材料的應用場景。易態花費了不少功夫尋找膜材料的應用場景,形成了針對新材料尋找應用場景的獨特方法論。
第一步是先橫向鋪開,嘗試把新材料應用于各個領域;第二步在橫向鋪開的過程中,根據每個行業特點開發新材料,在各個領域產生大量專利,并選取優勢行業做精做專,以求打響市場知名度;第三步便是授權外部合作,擴大探索新場景的渠道。
在高麟看來,易態有兩條生產線,一條是實物產線,另一條則是知識產線,用知識產線推動實物產線,實物產線做好了,又會反過來推動知識產線進步,兩條產線相輔相成。
“膜的應用太寬泛,我們有一個專門研究膜應用的團隊,做了幾十個應用領域,都進行了知識產權上的保護,等到哪一個領域有相關需要,我們就直接進行技術授權?!备喵氡硎?,在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知識產權工作不容忽視,而這恰恰是大多數企業的盲點。
精位科技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高精度室內實時定位領域,其UWB厘米級實時定位技術精度可實現1-10厘米的高精度定位,堪稱室內的“北斗”系統,已經建立起自身技術壁壘,目前在結合智慧工廠、智慧新零售、無人駕駛等開展創新場景應用。
精位科技總裁兼聯合創始人周宏亮曾經做過創投基金,看過很多項目,覺得成都好項目大部分都擅長在商業模式方面,很多企業是根據別人的技術和服務做集成商,相對來說缺少核心技術。這也使得他與合伙人們更愿意在成都去做有核心技術的企業。
在UWB高精度實時定位技術方面,精位科技擁有源頭創新、底層技術和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高精度和廣域的技術壁壘,在系統的射頻最大射程、定位平臺、定位刷新率、網絡同步精度等關鍵技術指標上均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周宏亮表示,精位科技每年研發投入大概在一千萬,主要包括研發人員的工資支出。與此相比,2018年精位科技的利潤也在一千萬元左右,相當于利潤全部用來做研發投入。
在這樣的投入下,精位科技的UWB定位技術逐漸嶄露頭角,并開始在涉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定位芯片。精位科技從2012年就推出國內第一套UWB高精度實時定位系統,多次刷新UWB指標,率先提出主動定位并實現商用。在此基礎上開發設計了國內第一個UWB芯片——精位一號JR3401 ,同時推出相應的終端和基站配套模組,提供定位平臺,滿足合作伙伴順利及時開發出自己定位系統,并于2019年3月發布并正式商用。
這種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的做法,也讓精位科技在未來細分市場布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耙院商m一家名叫Decewave的企業來做對標,它們一年在全球銷售360萬顆芯片,但是我們成本僅僅是進口產品一半,而且性能在很多方面優于進口產品?!敝芎炅帘硎?。
以往采用的“定位芯片發出信號,基站接受位置”的方式來進行定位,一個基站最多只能支持1.2萬臺設備的定位識別。精位科技采用主動定位的技術(即基站發出信號)可支持更加海量的設備定位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