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正文
成都重要產業功能區概述和分類
2017年7月,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提出,將在全市統籌布局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加快建設產業活力強勁、城市品質高端、服務功能完備的現代化城市新區。
成都提出了構建“雙核聯動、多中心支撐”網絡化功能體系,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十字方針”。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成都市在全市統籌布局建設66個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差異發展鮮明的產業功能區。其中,包括14個國家級新區及開發區、16個先進制造業產業園、30個現代服務業和融合產業集聚區、6個都市現代農業產業園。
2019年4月,成都對66個產業功能區進行優化調整,印發《優化調整后的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名單》。調整后,成都全市將形成“16+1(軍民融合)”的產業生態圈戰略布局,并由66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未來,成都市將大力推動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向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集聚傾斜。
一、“16+1”的產業生態圈戰略布局
從行政區劃維度,成都跨區(市)縣的產業功能區共5個,此外各區(市)縣分別布局2-3個產業功能區。從產業生態圈維度,成都市“16+1(軍民融合)”產業生態圈分別由不同區域的多個產業功能區支撐。
“16+1”產業生態圈戰略布局中的16,指的是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航空航天產業生態圈、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先進材料產業生態圈、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圈、都市現代農業生態圈、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旅游運動產業生態圈、現代商貿產業生態圈、電子商務產業生態圈;1指的是軍民融合產業生態圈。
從各產業生態圈的產業功能區支撐,可以看到,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是產業功能區最多的生態圈,各有10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圈主要由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歐洲產業城、成都智能應用產業功能區、成都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等10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文化創意產業生態圈主要由天府文創城、少城國際文創硅谷、安仁.中國文博文創產業功能區等10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其次是都市現代農業生態圈、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各有8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都市現代農業生態圈主要由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天府優質糧油融合發展功能區、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等8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國際鐵路港臨港服務業功能區、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新都國際商貿智慧物流產業功能區等8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航空航天產業生態圈、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旅游運動產業生態圈的產業功能區也較多,各有7個。
航空航天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成都航空經濟產業功能區、成都軌道航空產業功能區、成都通用航空產業新城等7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成都中央時尚活力區、華西壩大健康(金融)產業功能區等7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旅游運動產業生態圈主要由熊貓之都文創體驗旅游功能區、李冰文化創意旅游產業功能區、西嶺雪山溫泉國際運動康養產業功能區等7 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主要由天府中央商務區、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等6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現代商貿產業生態圈、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軍民融合產業生態圈各有5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現代商貿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中央時尚活力區、天府中央商務區、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功能區等5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成都新經濟活力區等5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軍民融合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軍民融合產業功能區、青羊總部經濟功能區、成都科學城等5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醫學城等4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電子商務產業生態圈、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圈、先進材料產業生態圈、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這5類產業生態圈的產業功能區均有3個。
電子商務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武侯電商產業功能區、西部電商物流產業功能區等3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綠色食品產業功能區、成都中國川菜產業功能區等3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先進材料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等3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主要由成都軌道航空產業功能區、現代都市工業產業功能區等3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主要由簡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功能區等3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
二、具有“唯一性”的產業功能區
在成都重要產業功能區中,不少產業功能區有其獨特之處,例如,成都醫學城區域內涵蓋的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具有唯一性,這是經國臺辦和科技部批準的全國四家之一、西部唯一的國家級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
在主導產業與園區定位方面,也有一些產業功能區有其特色,成都中德職教創新功能區是66個產業功能區中唯一一個以職業教育為主導產業的園區;大邑縣的安仁.中國文博文創產業功能區,所在的安仁古鎮是中國博物館小鎮、中國文物保護示范小鎮,其藏品價值和規模、擁有博物館數量,在全國小鎮中都屬唯一。園區內的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文化創新創業園,建成后將是國內唯一的集影視教育、影視劇攝制、影視產業開發及旅游觀光為一體的高校校內全文化產業集群。
郫都區的成都中國川菜產業功能區是全國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產業功能區。
三、具有“首創性”的產業功能區
在成都重要產業功能區中,有一些產業功能區歷史悠久,在全國都稱得上首開先河。青白江區的成都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依托國家“一五”時期規劃建設的西南地區首個工業區,發展工業已近60年,工業基礎雄厚,產業門類齊全;青羊區的青羊總部經濟功能區以全省首個工業總部基地青羊總部基地為核心,繼續擔當支撐成都聚集總部企業和區域性、功能性總部的重要使命。
在跨成都高新區、錦江區的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以金融創新創業空間為切入點,園區內的全國首個金融創新創業空間“金融夢工場”已投入運營。
在航天航空產業,成都正在完善機場布局,除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成都還有一座省內首個水陸兩棲跑道的通用機場——成都(金堂)通用機場,該機場是獲得軍方、民航等單位批復同意的一類通用機場,也是四川省通用航空機場布局規劃的首批實施項目,金堂縣的成都通用航空產業新城正是依托此機場作為平臺發展通航制造、通航服務。
除了機場,成都國際鐵路港也正在建設國內首創項目,位于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臨港服務業功能區于2017年底獲批建設全國首個鐵路智慧無人港,根據建設方案,要在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南側新增集裝箱裝卸線項目,目標是打造國內首個自動化鐵路集裝箱裝卸作業區。
四、具有“先進性”的產業功能區
在成都重要產業功能區中,不少產業功能區具有先進性。譬如,位于成都高新區的成都新經濟活力區是培育了最多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本土企業的產業功能區。
不少產業園依托交通樞紐發展相關產業,譬如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是以我國最大的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天府國際機場為基礎發展臨空服務業與智能制造業的;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功能區依托西南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成都東站,將商務商貿、樞紐總部作為產業方向;成都國際鐵路港臨港服務業功能區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交匯點,首班中歐班列(成都)也于2003年從這里始發,同時,這里也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成都的景區資源很有競爭力,成都梨花溪文化旅游區坐落在國道318/317川藏最美景觀旅游線和成樂文化生態度假環線結合帶上,擁有全球低碳景區最佳范例的4A景區“花舞人間景區”,及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觀賞地、成都市最美觀花基地“梨花溪景區”,借助當地“最美”的自然風景,成都梨花溪文化旅游區正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山水運動產業。